近日,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姜平教授团队在塞内卡病毒a(senecavirus a,sva)感染机制上取得新进展,相关研究结果以 “e2 ubiquitin-conjugating enzyme ube2l6 promotes senecavirus a proliferation by stabilizing the viral rna polymerase”为题,于10月26日在线发表至《公共科学图书馆-病原学(plos pathogens)》上。该研究发现了泛素结合酶家族成员ube2l6可正向调控sva复制,并阐明了ube2l6泛素化修饰病毒3d聚合酶促进sva增殖的分子机制。
塞内卡病毒a又称塞内卡谷病毒,是近年来引起猪水泡病的一种新病原,已经在我国多个省份的规模化猪场感染并流行,但病毒感染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。姜平教授团队利用细胞蛋白组学、基因编辑和cdna感染性克隆等技术,首次发现宿主细胞中泛素结合酶ube2l6调控sva病毒复制,从病毒编码蛋白中筛选明确了病毒rna聚合酶3d蛋白与ube2l6相互作用,阐明ube2l6通过其泛素化修饰介导k48/k63混合泛素链稳定3d蛋白,抑制3d蛋白降解,并且揭示了ube2l6关键功能位点位于第86位半胱氨酸,3d蛋白泛素化的关键位点位于其泛素化基序内的k169和k321氨基酸位点,为该病毒抗感染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。

李亮博士生为该论文第一作者,白娟副教授和姜平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。此前,该团队从江苏和山东省规模化猪场发病猪群分离鉴定了sva流行毒株,研制出多个病毒特异单克隆抗体,明确了病毒主要结构蛋白抗原表位。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31502082)和高校业务经费(y0201800849)等资助。